驻马店非遗进校园全覆盖,罗卷戏、大铜器成为校本课程,传承文化薪火

驻马店新闻网 阅读:2 2025-08-16 03:19:27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各地纷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(简称“非遗”)融入校园教育,旨在让青少年在快乐学习的同时,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驻马店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全面实施“非遗进校园”工程,将罗卷戏、大铜器等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,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
驻马店市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。罗卷戏、大铜器便是其中更具代表性的项目。罗卷戏是一种独特的戏曲形式,起源于驻马店市确山县,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。大铜器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,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,深受人们喜爱。

为了让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,驻马店市教育部门联合文化部门,共同制定了“非遗进校园”全覆盖计划。该计划旨在通过开设校本课程、举办各类活动、开展研学旅行等方式,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,感受非遗魅力。

在实施过程中,驻马店市各学校积极响应,纷纷将罗卷戏、大铜器等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。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罗卷戏的唱腔、身段,感受大铜器的音韵、节奏,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艺术素养,还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。

驻马店市某小学的罗卷戏校本课程负责人表示:“通过学习罗卷戏,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戏曲表演技巧,还了解了戏曲背后的历史故事,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。”

此外,驻马店市各学校还定期举办非遗文化主题活动,如罗卷戏演出、大铜器演奏比赛等,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。同时,学校还组织研学旅行,让学生们走进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,亲身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。

“非遗进校园”工程的实施,不仅让驻马店市的非遗项目得到了有效传承,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非遗文化,将非遗项目融入校园教育,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
当然,非遗进校园工程并非一蹴而就。为了让非遗项目在校园里生根发芽,驻马店市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将继续加大投入,完善相关政策措施,确保非遗项目在校园里的传承与发展。

总之,驻马店市“非遗进校园”全覆盖工程的实施,为罗卷戏、大铜器等非遗项目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些古老的技艺将在校园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驻马店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