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全面完成,21.5亿元资产纳入长效管护体系

驻马店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8-26 09:19:29 评论:0
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全面完成,21.5亿元资产纳入长效管护体系

近年来,我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,扶贫资产作为扶贫事业的重要支撑,其确权登记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。近日,我国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已全面完成,共计21.5亿元资产纳入长效管护体系,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的全面完成,标志着我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。在此次确权登记过程中,各级 *** 部门严格按照《扶贫资产确权登记管理办法》的要求,对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清查、核实和登记,确保扶贫资产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安全性。

据悉,此次确权登记的扶贫资产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产业发展项目、教育卫生项目、社会保障项目等。这些资产覆盖了贫困地区的生产、生活、教育、医疗等各个方面,对于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、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在扶贫资产确权登记过程中,各级 *** 部门高度重视,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确权登记工作顺利开展。同时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建立扶贫资产信息管理系统,实现扶贫资产的全过程监管。

此次确权登记的21.5亿元资产,将纳入长效管护体系,确保扶贫资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。长效管护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一是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管理制度。明确扶贫资产的管理主体、管理职责、管理流程等,确保扶贫资产规范运行。

二是加强扶贫资产日常维护。对扶贫资产进行定期检查、维修和保养,确保其安全、稳定运行。

三是强化扶贫资产绩效考核。对扶贫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,对责任人进行奖惩,提高扶贫资产使用效率。

四是完善扶贫资产退出机制。对不再符合扶贫资产条件的资产,及时进行清理和退出,确保扶贫资产始终服务于贫困地区发展。

五是加强扶贫资产信息公开。通过多种渠道,向社会公开扶贫资产信息,接受群众监督,提高扶贫资产管理的透明度。

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的全面完成,不仅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下一步,我国将继续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工作,确保扶贫资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,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。

总之,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的全面完成,标志着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,创新管理,确保扶贫资产发挥更大效益,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驻马店新闻网